福农故事 | 福农元年略记

来源:     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

回首往昔,更进一步;文化不竭,福农不枯 。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氛围。值此百廿校庆之际,为弘扬耕读文化,传承校史记忆,特开辟福农故事专栏,选取校史故事,溯源追流。知来处,看今日,为往者反思,为来者殷鉴。

时间:1902年

地点:福州耿王庄

事件:福农元年

人物:许应骙、周莲、何成浩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闽浙总督许应骙在蚕桑棉总局旧址创办农桑总局,附设浙股、粤股蚕务学堂,福建农桑总局蚕务学堂(简称福建蚕务学堂)由此创立,校址在福州水部门外耿王庄(现南公园)。

清末耿王庄(现南公园)

由福建布政使周莲任农桑总局总办,候补道员何成浩任会办,主理福建蚕务学堂事宜,会同陈宝琛、叶在琦、郑锡光诸绅,计划振兴全省农桑事务。福建蚕务学堂是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农”)的前身,也是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福农”)溯源最早的学校。1902年也称“福农元年”,何成浩是福农的第一任校长。

清末耿王庄福建蚕务学堂(现南公园桑拓馆)

福建蚕务学堂主理何成浩(前排左六)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福建蚕务学堂开始制订福建蚕桑学堂章程。学堂聘请浙江杭州蚕学馆毕业生任教习,聘广东专家当技术员。

学堂学制3年,学堂除了开设一般学校所学的修身、文史地、数理化科目外面,还开设有养蚕法、桑树栽培法、蚕体解剖学、蚕体生理学、茧审查、种审查、蚕种制造、蚕具制造、显微镜使用法等实用专业科目。福建蚕务学堂前后毕业10余班学生,毕业生或是留任本堂教职员,或是派往各县当劝业员。

(来源:福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