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绿肥生产,是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8月3日,高素质农民大专班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班,来自福建省各县(市、区)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业主、村干部等90多人参与培训。
培训班邀请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红萍及水生绿肥资源评价与选育”岗位科学家、福建省农科院“草资源保护与利用”首席研究员、农科沃土生态草业产业研究院院长应朝阳,以“福建绿肥:品种与利用技术”为主题,围绕不同应用场景绿肥品种选择与合理搭配、种植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绿肥主要利用模式、绿肥产业前景等内容进行授课,旨在引导农户科学使用绿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
▲应朝阳研究员向参训人员讲解绿肥种植技术要点
“绿肥种类繁多,选择绿肥品种时,应考虑其生长环境、种植季节、土壤条件以及种植目的......”“种植绿肥翻埋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可提高0.10%至0.15%,可替代化肥20%以上。”“绿肥播种前,要根据品种特性进行晒种、擦种、浸种等种子处理,田块应先整理、除杂,旺长期前要少量施用尿素、氯化钾,以小肥换大肥......”现场,应朝阳研究员向参训人员仔细讲解绿肥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此次高素质农民大专班是福建省高度重视绿肥种植推广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建省持续加强绿肥种植技术指导,先后制定了《2024年福建省绿肥种植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福建省土壤酸化综合治理技术指导意见》等文件,每年都对全省绿肥种植面积提出量化目标,并配套专项资金支持,确保绿肥种植技术落实落地,全省推广面积年均超过100万亩。
“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我去年秋天在水稻田里撒种了紫云英。相较于那些完全依赖施用化肥的水田,我们的水稻在每亩产量上能够多出近100多公斤的收成,盛开的紫云英不仅提升了地力,也扮靓了乡村。”培训现场,来自顺昌的家庭农场主蔡文学正和大家饶有兴致地分享他的绿肥种植经。
据了解,此次高素质农民大专班为期11天,培训课程除了推广福建绿肥品种与利用技术外,还涵盖农业政策法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操教学、实地训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参训人员的农业素养,提高了种植技能。
本文由海博TV刊发:https://mstatic.fjtv.net/haibo4/rhhdefault/2024/08/6058775.html?_t=1723103614#&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605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