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讲师、科技特派员潘书磊深入福建潮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着力解决蛋鸭养殖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服务期间,企业反映近期部分蛋鸭出现精神沉郁现象,并有零星死亡现象。潘书磊通过现场病理解剖,发现鸭肝脏存在典型霉菌结节,结合饲料储存环境与鸭群症状,诊断为霉菌毒素中毒。针对这一问题,他建议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搭配葡萄糖饮水缓解中毒症状,同步更换霉变饲料与发酵不充分的谷壳垫料,并指导员工对鸭舍进行全面消毒,避免霉菌滋生,保障生产安全。

此外,为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潘书磊还与企业探讨了咸鸭蛋脱盐新技术。他针对传统咸鸭蛋过咸、口感单一的技术痛点,介绍了如动态压力调节脱盐、超声波辅助脱盐等前沿食品加工技术。这些技术能在保证蛋黄油润沙软的同时,有效降低蛋白咸度,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需求,为企业开发中高端产品线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潘书磊表示,将持续跟踪企业后续进展,继续为农业企业破解生产难题、推动产业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陈志:开展水产苗种培育技术指导,提升水产苗种质量
日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主任、科技特派员陈志前往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水产苗种培育技术指导工作,提升水产苗种质量,推动企业水产养殖向标准化、科学化转型。

在水产苗种培育基地,陈志观察了中国鲎苗的生长发育状态,并仔细检查、记录了培育环境的温度、湿度、水质等关键环境参数。针对中国鲎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殊需求,陈志提出了及时调整温控设备、并制定系统性的“分阶段环境调控”方案等具体指导,为保障中国鲎幼苗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针对企业正在推进的深海网箱养殖项目,陈志实地查看了网箱结构、养殖密度、投喂管理及周边水域环境,并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就如何优化养殖布局、改善水体交换、提升养殖效率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改善建议与技术指导,以期推动深海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据悉,此次技术服务,科技特派员不仅为企业解决了苗种繁殖、病害防控及深海养殖等关键技术难题,还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水产养殖管理水平,为促进区域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动能。
刘朋虎: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提升食用菌产量与品质
10月17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刘朋虎深入罗源县益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展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指导及新品种推广工作。通过现场检查菌棒生长情况、筛选污染菌棒、优化生产流程,助力合作社提升食用菌产量与品质,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绿色升级。

在合作社生产基地,刘朋虎仔细查看了菌棒的发菌情况,结合温度和湿度环境监测数据,对菌丝长势和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他重点针对部分菌棒污染问题,现场示范如何快速识别并分类处理污染源。同时,他还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优化灭菌流程,确保灭菌环节的彻底性;加强接种环节的无菌操作,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可能性;积极推广使用抗逆性更强的菌种,提高菌棒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污染风险。

针对后续帮扶计划,科技特派员刘朋虎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通过线上指导、不定期现场走访的方式,及时解决食用菌在生长中遇到的问题,助力食用菌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赵依杰:指导番石榴绿色生产,助力果业提质增效
近日,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科技特派员赵依杰赴琅岐经济开发区榕升休闲农庄的番石榴果园,开展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为当地番石榴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

在果园,赵依杰仔细查看了番石榴的生长情况。针对今年番石榴第一茬结果枝开花结果量减少的问题,他不仅现场分析了原因,更现场示范修剪技术,指导农户保留健壮主枝,疏除过密枝和病弱枝,促进二次梢萌发。除了修剪,他还提出了综合施肥方案,建议通过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钾肥,增强花芽分化能力,为后续丰产打下基础。

此外,面对本年持续高温天气对果实造成的日灼病威胁,赵依杰指导企业通过实施科学灌溉与平衡施肥策略,增强果树自身的长势和抗逆性,从而降低高温伤害,切实提升果品外观与内在品质。同时,他还指导农户加强对早果的病虫监测与绿色防控,并大力推行果实套袋技术,以物理隔绝方式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残留。
赵依杰的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番石榴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仅显著提升了果园的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也为推动当地农业向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陈秀娟:开展技术指导,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科技特派员陈秀娟前往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围绕酵素栽培绣球菌、番茄、废菌包利用及绣球菌加工技术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在番茄无土栽培基地,针对企业反映的畸形果率偏高问题,陈秀娟通过系统分析气温波动对授粉质量的影响,提出"动态调控点花液浓度"的技术方案。她指导企业根据温室实时温度变化,精准调整激素配比,确保授粉环境稳定;同时强调操作规范,要求点花人员仅对完全绽放的花朵进行授粉,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果实发育异常。针对已出现的畸形果,她建议立即清除以减少养分浪费,以保障健康果实的生长空间。

此外,在绣球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环节,陈秀娟提出通过将废弃菌包与有机肥按比例配比,开发出适用于番茄无土栽培的环保基质,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循环与生态转化,为食用菌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本文由科技福州刊发:https://mp.weixin.qq.com/s/592jDhNMIiKXAiP47a_V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