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刊发:科普惠民添活力 科技赋能促发展

来源:新福建     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沈茜 陈巧玲

日前,2025年全国科普月晋江主场暨全民科普“晋”行时主题活动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举行。作为全国科普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核心主题,联动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集科技展示、互动体验、知识普及于一体的科普盛宴,让科学趣味与传统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热情参与。

活动开场,伴随着动感音乐,几台智能机器人灵活舞动,精准完成旋转、列队、手势互动等动作,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小朋友们纷纷挤到舞台前排,踮脚观察机器人的每一个细节,不时发出“好厉害”的惊叹。不少家长则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充满科技感的瞬间。

来自晋江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608中队的李嘉憬同学,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科普倡议书。他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知识,把科学思维和知识传递给身边人。

随后,2025年晋江市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颁奖环节举行。据了解,该竞赛于7月1日至8月31日举行,吸引了许多市民、网友参与答题比拼。最终,比赛评选出“科普之星”冠军3名、亚军10名、季军20名及“科普使者”180名。

伴随着全场共同倒计时,相关领导、嘉宾共同推动启动杆,标志着2025年全国科普月晋江主场暨全民科普“晋”行时主题活动正式开启。

活动现场,多元化科普体验项目让市民沉浸式感受科学魅力;科普相声小剧场《我爱发明》中,两名相声演员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让大家领略发明创造的乐趣和智慧;晋江市中医院带来的八段锦表演则展现“传统养生里的科学”,通过形体运动与神、意、气的配合,让观众感受到中医养生与科学运动的融合。

最吸睛的当数“科学实验秀”环节——科学老师手持实验器材,现场演示多个趣味十足的科学小实验,将科学原理以趣味形式呈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原来课本里的知识可以这么好玩!”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李女士说,这场实验秀让孩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四大系列主题活动,涵盖知识学习、互动挑战、智慧竞答等形式。多家单位通过展板、宣传册、现场答疑等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各类知识;晋江市中医院的专家团队提供健康义诊、中医外治体验服务;本地科技型企业带来的高新技术设备,引得众多市民好奇地操作体验,近距离感受科技成果的魅力;科普法专题展、科技人才创新成果展、科学家精神展、移动科技馆互动展览等依次铺展,构成一幅鲜活的科普长卷。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特别设计编程实验、科学小实验、3D打印笔、无人机挑战四大主题闯关任务,让孩子们穿梭于不同的趣味科普体验中,身临其境感受科学的神奇,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通过闯关还能赢取科普文创礼品,孩子玩得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市民陈先生高兴地说。

据了解,9月份,晋江市科协组织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发布100道科普题和科普实验视频、携手晋江市博物馆配发定制研学手册等,让科普融入日常、走进生活。晋江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多样化活动,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中领略科学之趣、感受科学之美,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添砖加瓦。

西园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 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举办

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集锦

9月5日上午,晋江西园街道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举办,吸引街道学校、社区及高新企业代表参与。

活动开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的机器人与机器狗表演惊艳众人。这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展示,赢得全场掌声。随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科技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张丹、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黄培忠分别分享所在学校在科技创新、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签约与揭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西园街道分别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校地合作;为版筑中心小学、霞浯小学科技副校长颁发聘书,助力基层科学教育;晋江市科协与街道相关领导为晋江市伟冠双语实验学校科普馆揭牌。

启动仪式后,与会代表走进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实训基地参观,并聆听“舌尖上的安全:校园食品安全趣味科普”主题讲座。

据悉,西园街道在全国科普月还陆续举办“企业进校园”产教融合座谈会、刺桐科学传播学者科普巡讲、无人机体验等11场活动。街道科协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造浓科普氛围,构建校地协同科普机制,为街道科普工作注入新动力。

“流动科学课”暨科学家精神巡展 走进潘径实验小学

9月18日,2025年福建省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流动科学课”晋江站、晋江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巡展活动在晋江市潘径实验小学举办。

活动中,阿尔法机器人编队表演引得众多学生欢呼;科学老师的“魔法种子科学表演秀”,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互动实验,将深奥的科学原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奇妙体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魅力;《马兰开花二十一》科普剧融入科学家故事与科学知识,传递科学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林春森老师借数学游戏开展科普大讲堂,鼓励孩子们学习陈景润的钻研精神;校园长廊上,科学家精神展板、流动科技馆等吸引众多学生驻足参观和体验。

主办方表示,希望此次活动在孩子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让科学家精神陪伴大家成长。

2025年刺桐科学传播学者 科普巡讲走进晋江多地

近期,2025年刺桐科学传播学者科普巡讲活动陆续走进晋江经济开发区、永和镇、罗山街道,针对学生、社区老人等不同群体开展定制化科普,传递科学知识与创新思维。

9月19日,泉州市第四批刺桐科学传播学者、培元中学课程处副主任、科学实践与劳动创造中心主任陈苇娜走进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以“我是小小科创家:让创意点亮生活”为题开讲,结合实例讲解头脑风暴法、组合法等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去除电线积冰”“面包机碎屑吸引老鼠”等问题积极互动,播下创新种子。9月22日,知名科普专家李志忠老师在永和重华中心小学,通过现场演示对日常用品的改装,揭示生活中的创新智慧,分享创新思维培养方法,让孩子零距离感受“创新在身边”。9月25日,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副校长庄培荣教授在罗山街道山仔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为社区老年人带来“科学饮食与常见慢性病的防治”专题讲座,用通俗语言讲解科学饮食与慢性病防治的关系,并推荐粗粮、深色蔬菜等健康食材及具体饮食、运动建议,增强老年人的健康认知。

接下来,晋江多地将持续依托各类平台,导入优质科普资源、开展多样科普活动,助力不同群体提升科学素养。

晋江市科技馆举办 教师节科普手作工坊活动

为庆祝全国科普月暨第41个教师节,9月7日下午,由晋江市科协主办、晋江市科技馆联合启航社工承办的“师情‘化’意,‘智’造感恩”教师节主题科普手工制作活动在晋江市科技馆举行,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参与。

活动将“尊师感恩”与“科普实践”巧妙融合。在科普小课堂环节,辅导员为孩子们讲解“乐高永生花”背后的结构力学知识;手作工坊中,孩子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将一块块小积木变成永不凋零的“花朵”,每一片“花瓣”都饱含着对老师的心意。

“我想对老师说:‘谢谢您,您辛苦了!’”“我希望老师每天都开心!”在感恩告白环节,孩子们或把心里话写进贺卡,或录成短视频。虽然现场没有老师,但这些饱含温情的祝福将通过“云传递”送到老师们手中。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原理,同时传递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让科普与温情相伴。

晋江市农技协开展全国科普月 暨中国农民丰收节联合活动

9月18日,晋江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福建晋江胡萝卜科技小院,在晋江电力荣誉酒店举办全国科普月暨中国农民丰收节联合活动,探讨农业发展新趋势,共庆丰收喜悦。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全国科普日与农民丰收节的结合,让农业从业者了解前沿农业科技,提升科学种植养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特别邀请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洁,带来“A+智慧农业应用”专题讲座。张洁结合丰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智慧农业在数据采集、精准灌溉、智能施肥、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此次活动为农业从业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科普活动与技术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科协动态

近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院士率专家团队赴泉州,专项调研智能装备产业,为这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把脉”。

在位于晋江的福建盛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机械臂自动化处理石材、金属3D打印设备制造精密零件的智能化场景随处可见。周济院士在五轴设备操作台前驻足,查看数控系统参数并与技术人员交流升级方向。该公司董事长苏永定表示,将按照院士“立足优势、瞄准需求升级”的建议,梳理技术短板,先改进五轴设备智能控制模块、测试3D打印设备材料的适配性,未来还将依托泉州石材产业,进一步巩固五轴设备优势,拓展金属3D打印设备在高端制造市场的应用范围。

针对鸿安(福建)机械有限公司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改造成本高、人才短缺等问题,调研组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结合行业经验给出系统性建议,助力破解瓶颈。

调研组高度认可泉州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成效。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切实落实调研组建议,通过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晋江胡萝卜科技小院 村级服务点启动运行

日前,晋江胡萝卜科技小院专家团队带领科技服务团队,分别前往东石梅塘村、大房村,以及磁灶洋尾村的科技服务点,这标志着三家晋江胡萝卜科技小院村级服务点正式运行,面向农业生产需求的精准技术指导服务全面开启,进一步打通了科技助农的“最后一公里”。

专家团队与各服务点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针对农户反馈的生产痛点,专家团队现场查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分析问题成因,并同步开展样本采集与田间实验布置工作,为后续精准服务筑牢基础。

据介绍,晋江胡萝卜科技小院以“科技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此次村级服务点的设立,是小院将技术服务下沉到田间地头的关键举措。后续,小院将以3个服务点为核心,不断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服务,为晋江乡村农业提质增效、农户增收致富注入专业科技动能。

晋江市少年科学院 秋季公益课程开课

近日,晋江市少年科学院2025年秋季公益课程正式开课,23个班级的690位学员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此次秋季公益课程覆盖晋江市科技馆、晋江市第一中学、养正中学、季延中学、毓英中学、侨声中学6个教学点,开设创意编程、C++语言、乐高机器人、动漫创客、3D建模与激光切割等课程。

晋江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少年科学院将始终聚焦青少年科技教育,通过研发特色课程、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开设公益课堂等,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潜能;同时,积极整合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搭建“学、练、赛、创”一体化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实践与交流的机会,助力培育未来科技人才。

本文由新福建刊发: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481677.html?isDigital=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