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至25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汀兰禾禹”河小禹实践队赴三明泰宁县开展“青春护河行 照亮振兴梦”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联合巡河、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积极践行生态保护责任,为泰宁县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重走领袖足迹
共话幸福河湖


实践队参观《一条鲤鱼的故事展示馆》
实践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上青乡崇际村,学习“一条鲤鱼的动人故事”,深入了解泰宁县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掌握泰宁县河湖治理现状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实践队与县河长办、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召开专题座谈会,聚焦“幸福河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上,实践队全面了解了泰宁县河湖长制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等成果,并结合环境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背景,就治理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传播生态理念
凝聚护河共识
为提升公众护河意识,实践队策划并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在上青乡上青村,队员们化身“宣讲员”,与村民面对面互动,耐心讲解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厨余垃圾乱扔等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上清溪景区,队员们向游客发放调研问卷和护河倡议书,既广泛调研了游客护河意识,也积极传播了“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的绿色理念,号召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携手巡河护水
守护绿水青山


围绕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并进,实践队先后走访泰宁县水埠水库水利风景区和上清溪景区,开展实地调研与巡河护水行动。通过现场参观学习、联合巡河诊断、多维座谈交流和科技赋能护河等方式,为景区水环境保护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精准“把脉”,建言献策。
在水埠水库,实践队实地学习了解了水库运行机制及其在生态涵养、水资源调配、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了珍惜水资源、守护水生态的责任意识。


在上清溪景区,队员们与景区管委会、上青乡政府、全国劳动模范黄盛腾、村民代表等座谈,收集旅游发展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反馈,并联合当地河道管理员、护河志愿者组成“巡河小分队”,徒步清理河道垃圾,用行动守护清澈溪流。实践队还运用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现场采样分析水温、pH值等关键指标,采集宝贵基础数据,为科学评估旅游活动对水体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

聚焦农业发展
溯源面源污染
为探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实践队走访了梅口乡水际村马安山农场和新桥乡坑坪村的棘胸蛙养殖基地。在马安山农场,负责人戴仕平带领队员们参观芙蓉李生态种植园,围绕节水灌溉、生态种植、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在棘胸蛙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方成详细介绍了棘胸蛙的养殖模式,并重点讲解了养殖废水的处理与排放控制,为实践队员们打开了绿色养殖的新视野。



以青春之名,护碧水长流。此次“河小禹”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基层,以调研探寻治理良策,以行动传播护河理念,以科技助力生态保护,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泰宁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为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贡献了青春力量。
本文由福建河湖长制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Qoq0qM8Yz1EFJnSmseh5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