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教工第二党支部。他们以党建引领育人,以爱心点亮希望,用四年如一日的坚守,为一名困境学子撑起一片晴空,谱写了一曲“情感润心、学业护航、生活托底”的动人乐章。这是一场关于成长与陪伴的温暖旅程,更是一个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缩影。
精准识别,结对帮扶启新程
小吴同学,女,现15岁,父母均为听障人士,为仓山区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学习能力较弱,在学期间与爷爷、伯伯共同生活。由于父母在学习上无法提供帮助,伯伯家的帮助也有限,她也缺乏必要的家庭监督指导,学习成绩一般。在生活方面,情感支持有限,较为脆弱,缺乏必要的娱乐和社交活动。自2021年起,按照被帮扶人帮扶需求,支部启动了从小学、初中至五年专的“情感—学业—生活”三位一体精准帮扶计划,开启了一场跨越四季、持续四年的温情守护。
用爱叩门,润心育人向阳生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支部始终将情感支持作为帮扶的首要任务。2021年10月,吴同学就读小学五年级,教工党支部书记陈老师在参与“向阳花开”的计划中了解到这个学生后,坚持每月家访,风雨无阻,通过聊天、作业辅导等方式,认真倾听吴同学的心声,主动了解并关注青春期女生的兴趣喜好。每逢节日,为她送上学习用品及节日礼物,让孩子深刻感受到支部对其的关怀。此外,在中考紧张备考阶段,鼓励她树立学习信心,树立“我能行”的信念。渐渐地,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开始主动表达,脸上也多了笑容。她说:“每次看到陈老师来,我就觉得有人在等我、在乎我。”

支部教师节日为吴同学送上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
精准施策,助学赋能促提升
针对她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尤其是数理化对知识掌握基础不扎实的情况,支部组建“党员助学小组”,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业提升方案。
支部聚焦小中考、中考备考关键需求,帮助她系统梳理各科重难点知识,建立定期走访对接机制。针对数学、英语等主科强化基础巩固,聚焦物理、化学等薄弱科目精准发力,全方位掌握其学习进度与生活、心理状态,结合“知识薄弱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提升方案,通过知识点系统梳理、针对性强化练习等方式,帮助其稳步提升学业水平,以实际行动传递关怀与温暖。

支部教师定期走访,送学习资料,解答问题
通过分析吴同学的笔记及日常作业完成情况,支部教师耐心引导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整理错题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她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好,学习效率也有了更大进步。

在帮扶过程中,通过及时掌握吴同学的学习状况与成绩,不断探索她的兴趣,支部教师线上线下积极与吴同学家人沟通,为她的中考志愿的填报提供“冲稳保垫”策略指导。

支部教师及资助中心教师帮助孩子志愿填报

支部教师与监护人线上沟通中考志愿填报
细处见情,生活关怀暖人心
在生活方面,党支部书记陈老师每年为吴同学购置学习文具、辅导教材等学习用品及生活必需品,解决其生活上的燃眉之急。此外,党支部书记陈老师不断提醒孩子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流感季节做好个人防护等生活技能,让她逐渐学会独立生活。自考入五年专开始住宿生活后,陈老师又为她准备了“入学爱心包”——从洗漱用品到生活指南,从保暖衣物到心理调适建议,事无巨细,温暖备至。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她在新环境中迅速适应,安心启程。
梦想启航,成长见证新希望
2025年6月,吴同学顺利参加中考。8月初,她收到了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专科的录取通知书——她不仅完成了初中学业,更圆梦就读支部所在院校,将与曾经帮助她的老师们成为“校友”。“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学院和党支部的老师们,是你们改变了孩子的命运!”她的监护人激动地说道。
如今的吴同学,性格开朗,目标明确。通过“向阳花开”助学帮扶,在支部陈老师的影响下,对今后的职业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对未来有了努力的方向。
向阳而行,薪火相传续新篇
“向阳花开”不仅是一个帮扶项目,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为延续向上向善的力量,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播撒新的希望,支部继续通过情感关怀和资助帮扶,在孩子进入新一个学习阶段之际,为孩子送上寓意着“前程似锦”的爱心大礼包。今后,支部将继续以解决成长难题、满足发展需求、助力人生出彩为目标,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在新阶段继续帮助她拔节孕穗、于无声处向阳花开。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以“向阳花开”助学行动为纽带,用真情实意架起党群“连心桥”,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未来,这支温暖的集体将继续以“拔节孕穗”的耐心、“静待花开”的信念,深耕教育帮扶沃土,让更多的“向阳花开”在无声处绽放,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支部党员代表与吴同学及监护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