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 福农师者榜样:以初心守讲台,以师德润桃李

来源:人事处     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编者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木铎金声,教泽长存。在躬耕教坛、铸魂育人的漫漫征途中,学院始终涌现着这样一群身影:他们以大地为纸,以汗水为墨,在产教融合的试验田里播种未来,在服务社会的乡野间书写担当,在立德树人的讲台上点亮星火,在科研攻坚的深水区破浪领航。

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院特别推出“躬耕教坛”专栏,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聚焦那些将论文写在田野阡陌、把技术送进八闽基层、用匠心培育三农英才的先进典型。从本期起,让我们循着这些浸润泥土芬芳与教育热度的故事,见证福农教师以赤诚之心浇灌育人之花,以科技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以师者之光映照时代征程,让我们共同聆听新时代福农教育者的铿锵足音!

本期人物:黄靖

个人简介

黄靖,教授,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福建省职业院校(高职)名师,中国职教学会质保专委会委员,福建省农学会理事,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福建省职业教育高级“双师型”教师,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福建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学院首届“大化学者”。师德师风良好,爱岗敬业。主持教育部、中国职教学会、福建省科技厅等教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担任福建省科技特派员7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30余项。

躬耕教坛守初心,笃行不怠育桃李

长期坚持基层一线任教,学生教学评价满意度96%以上。指导学生竞赛成绩突出,获得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2项、省赛金奖5项、银奖10项、铜奖7项;获得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2项;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职教沃土结硕果,产教融合创佳绩

致力于产教融合工作,《乡村振兴背景下嫁接式“1+N三共”乡旅乡创人才培育模式创新与实践》入选2021年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获得福建省2022年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师徒制”实践教学方式入选2023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勤恳钻研收获丰,矢志科研谱华章

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与发展开展科研工作。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4篇,本科学报2篇,其他教科研论文5篇,获得福建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主编出版《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数字教材,副主编出版《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材;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1项、星火项目1项,主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项,主持福建省教学科学规划课题1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主持中华职业教育社年度规划课题,参与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担任福州市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担任省级市级科技特派员5年并主持福州市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

精准对接三明市建宁县现代种业产业,有机整合“政校行企园”优势资源,深化校地融合协同建设“三明市现代种业产教联合体”,并担任秘书长。积极推广国家创新团队建设成效,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署名文章并在全国大会发言。发挥自身省民革三农委员优势,积极探索两岸融合新路。推动民革福建省委会与学院签订两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协议。

本期人物:林莉

个人简介

林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领域深耕不辍、锐意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研教学,赛教融合育英才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深化“以赛促教、课证融通”育人机制,成效显著。

主持的《新媒体营销》课程紧密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将行业前沿与实践技能融入教学全过程,先后获评国家农业农村部首届乡村振兴“名课名师”、2022年福建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2024年福建省继续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实现了课程建设国家级与省级荣誉全覆盖,形成广泛的示范辐射效应。

她在教学比赛中屡创佳绩,充分展现优秀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以及第四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

坚持以竞赛反哺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获中国零售新星技能大赛一等奖、福建省“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赛项)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培养了具备扎实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耕科研,问道学术求真知

始终聚焦“乡村振兴”与“数字电商”两大主题,将学术研究扎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秉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在SCI、EI及国内本科学报等发表论文25篇,其研究成果在“贸易经济”“企业经济”领域他引频次跻身全国前10%。

立足福建农业实际,将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数字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等学术研究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开展实证研究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的对策与路径,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旨报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研修中心第六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国家文化与旅游部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流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十余项奖励,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创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服务社会,专业赋能促振兴

“乡村振兴名师宣讲”(榕图乡遇)系列活动主讲嘉宾

积极推动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为福州市乡村振兴宣讲名师,她参与“榕图乡遇”系列宣讲活动,作《让营销成为有价值的故事——新媒体时代的新农营销策略》专题报告,从方法论层面系统解读数字营销策略,助力农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模式、新渠道跨越发展。深入泉港等基层地区,为乡村干部与新型农民开展电商知识培训,传递新理念、新技术,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作为福建省“互联网营销师”技能大赛技术专家,她参与竞赛标准制定与评审工作,为全省数字营销领域人才选拔与培养提供专业支持。同时,担任全国“移动营销”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委员、《物流管理》期刊编委及《福建教育》期刊外审专家,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推动职业教育跨校协同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行业与学术共同体持续贡献力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