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桃李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案例展示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

编者按:

躬耕育人沃土,静待桃李芬芳。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展现我院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匠心探索与实践智慧,学院将推出“思政桃李”栏目,聚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案例”系列分享,以“立德树人”为根,以“深耕育人”为脉,记录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堂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在这里,您将看到福农教师以“三农”情怀培根、以专业匠心铸魂的育人故事,感受“润物无声、立德于行”的教育温度。

一树桃李一树春,一方沃土一方情。让我们在优秀案例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育人实践中厚植教育情怀,共同谱写课程思政建设的福农新篇!

01课程简介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焙烤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技能。课程内容涵盖面包、蛋糕、饼干等各类焙烤食品的制作技术,同时融入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文化传承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02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性和递进性,并关注政策和产业动态,确保思政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的紧密结合。结合课程特点,设计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03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课程针对课程思政目标,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将课程分为5大模块,14个工作任务,融入思政元素,具体如下:

表1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章节

04课程评价方式

改革过去评价模式,从“知识、技能、素养”3个维度6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强化过程评价。结合课程思政目标,通过评价基本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由师生实施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最终确定课程成绩。课程思政评价明细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思政评价明细

05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

教学效果示意图

课程得到一线老师的高度评价,认为该课程融入了政治认同、爱国情怀、创新意识、文化自信、团队合作和法治意识等多个维度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了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教学效果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教学效果数据

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均表现优异,但实践操作能力略低于理论知识掌握,未来需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90%的学生在思政目标达成度上表现优秀,说明课程思政融入效果显著。学生在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可通过更多小组合作和创新实践项目加以强化。

05教学反思

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知识目标紧密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还能理解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环节,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传统月饼制作等案例,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文化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学生普遍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政素养均得到了提升。

今后将进一步细化思政目标,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思政融入点。加强学生对思政目标的理解和内化,避免流于形式。增加更多与现代社会需求相关的内容,如绿色环保、食品安全等。引入更多跨学科内容,如食品营养学、食品企业管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在线互动平台等,提升教学效果。加强与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外部资源的合作,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思政目标纳入考核范围,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