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科技助农“精”准发力,乡村振兴“质”惠万家|动物科技学院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3日-6日动物科技学院“畜”势待发实践队赴漳州市华安县开展以“科技助农‘精’准发力,乡村振兴‘质’惠万家”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助农,产业赋能

实践队聚焦科技兴农核心目标,深入华丰镇、沙建镇开展实地调研与精准对接学院与两镇人民政府成功签署“百千万工程”校地共建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深入农户调研与科普:草坂村,实践队员深入农户家中,细致了解家禽牲畜养殖规模、健康状况及饲养方式,并围绕常见疫病防控、圈舍清洁消毒等关键环节开展科普宣讲,有效提升了农户的科学防疫意识。

 

组织座谈解决实际问题:实践队于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养殖户代表座谈会。队员们结合前期采集的水质、土壤样本检测数据,运用直观图表与案例进行科学分析,详细解读当地养殖环境的优势与潜在风险。针对养殖户集中反映的“夏季高温期禽畜疫病防控”、“饲料成本优化”、“生态养殖模式转型”等难题,队员们依托专业理论,结合实地考察的场地布局、饲喂流程等细节,提出了兼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获得在场养殖户的认可,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一线科技服务与精准检测:实践队深入华安县多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开展一线科技服务。队员们向技术人员普及主要动物疫病的流行特征、科学防控策略及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现场解答生产技术难题。专业队员严格按照规程,采集了生猪血液及种猪精液样本。当日下午,在合作养殖场集中送达样本后,队员们立即利用便携式PCR仪、显微镜及精液分析仪等设备,在驻地实验室开展疫病抗体检测与精液品质评估。检测完成后,实践队召开座谈会,精准反馈数据解读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与实地研判,提供技术咨询与解决方案,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开展专题党课,强化纪律意识:实践队思政指导老师陈翠蓉、李雪宁分赴华丰镇人民政府和草坂村村委会,开展“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宣讲。两位老师紧密联系基层工作实际,通过解读政策内涵与剖析典型案例,系统阐释了严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引导在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力强化了廉洁自律意识和严谨务实作风。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前往沙建镇官古村,参观华安官古五峰山战斗遗址纪念馆。在讲解员引导下,队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史料和详实记载,深入了解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当地游击队与群众在地势险峻的五峰山地区,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与敌军英勇战斗的艰苦历程。面对复原的战斗场景,队员们驻足凝思,深刻感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随后,实践队员赴当地烈士纪念碑开展缅怀活动。在苍松翠柏环绕的纪念碑前,队员们聆听工作人员讲述先烈为民族解放和地方建设英勇献身的事迹,深切感悟其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全体队员有序敬献鲜花、整理缎带,细致清扫纪念碑基座及周边环境,并在碑前庄严宣誓,以庄重的仪式和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探访竹种名园,感悟清廉风骨:实践队赴华安县华丰镇竹种园参观学习,深刻体悟竹子所象征的清廉品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竹种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印记——201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曾亲临此地,亲手种下一株象征高洁坚韧的紫竹,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涵与精神指引。在园区内,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系统观察了各类竹子的生长特性,深入了解其挺拔向上、坚韧不屈、宁折不弯的天然禀赋——这些特性被赋予了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文化意涵。考察结束后,实践队深受领袖植竹垂范的感召,决心将竹之品格所象征的清廉理念与务实精神,有机融入后续的技术推广与政策咨询服务之中,以实际行动传承领袖精神,以竹之风骨引领青年实践,服务乡村振兴。

文化浸润,民族共融

探访畲族村寨,感受文化魅力: 实践队聚焦文化振兴,同福建师范大学“畲韵薪传”实践队共同考察被誉为“闽南畲族文化名片”的新圩镇官畲村。队员们深入探访村容村貌、特色民居及畲族文化展馆,沉醉于色彩斑斓的文创彩绘墙与造型独特的“七星瓢虫屋”所展现的畲族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之美。


体验歌舞文化,促进民族交融:在凤凰台,一场精彩的畲族舞蹈表演令队员们叹为观止。舞者身着绚丽多彩、饰有精美凤凰图腾的传统服饰,随欢快节奏演绎竹竿舞、拉手舞等特色舞蹈。他们在竹竿有节奏的碰击声中敏捷跳跃,尽显畲族人民的热情奔放,赢得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队员们积极参与互动,在舞者指导下学习基本舞步。“畜”势待发实践队同福建师范大学“畲韵薪传”实践队全体队员、畲族舞者手拉手随乐起舞,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中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此次考察让队员们亲身体验畲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纷表示将积极宣传,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考察土楼遗产,领略建筑智慧:当日下午,实践队赴仙都镇大地村,深入考察当地闻名遐迩的福建土楼群。作为华安土楼的精华所在,大地村土楼群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队员们进行深度探究。队员们怀着浓厚兴趣,重点考察了被誉为“土楼之王”的二宜楼。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系统学习了二宜楼的历史沿革、精妙建筑结构、土楼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家族伦理观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展示、旅游开发、社区凝聚等功能。  

二宜楼的宏伟气势、精巧设计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令队员们赞叹不已。这次实地考察与深度学习,不仅让大家直观感受了福建土楼的建筑奇迹,更深刻理解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榜样引领,青春践行

实践队一行前往华安县农业农村局,与优秀校友展开深入座谈交流。优秀校友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当前农业农村领域在产业融合、技术推广、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深刻剖析了政策衔接、资源整合等面临的现实挑战,并针对队员们关切的基层工作方法与职业发展路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为队员们贯通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指导。


座谈会上,动物科技学院“笃行”宣讲团同步开展了廉政主题宣讲。宣讲团成员生动阐释了包拯、海瑞等历史名臣廉洁奉公的典范事迹,深入剖析了廉政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结合真实案例,宣讲团系统阐释了公正执法与拒腐防变的核心要义,实践队员全程专注聆听、认真记录。校友们则立足自身基层廉政实践,分享了在资源分配、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坚守原则、防范“微腐败”的具体经验。宣讲结束后,队员们积极提问,深入探讨廉政建设与青年责任的内在关联,宣讲团成员逐一回应,现场氛围热烈而庄重。此次宣讲有效深化了队员对廉洁自律的思想认识,强化了其服务乡村的使命担当,树立了青春实践的鲜明标杆。

此次华安之行,是动物科技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缩影。学子们在科技助农一线锤炼技能,在红色沃土汲取精神养分,在文化瑰宝中增强自信,在田野调查中精准把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动科青年将青春激情融入乡村振兴伟业的使命担当。学院将以“百千万工程”签约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人才将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为谱写农业强国建设的华安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