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庆网 > 校友风采 > 正文

福农校友风采--严生仁

时间:2022-12-15发布人:

严生仁,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高级农村技师,系我校农学专业9822班校友。

  

严生仁2002年从福建省福州市农业学校毕业以来,主要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绿色蔬菜设施栽培、农业技术推广、食品安全生产等工作,2010年任莆田利农农业技术(莆田)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莆田无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莆田市蔬菜协会副会长、莆田市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是中国共产党莆田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仙游县政协十二届委员、仙游县第三届青年联合会常委、仙游县二〇二一年度“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2022年1月被福建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农村创新创业明星”。

 

严生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于“三农”工作,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突出品种和技术两条线,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和农民生产需要,开展科技服务。通过开展科研攻关、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培训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科技难题,切实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发挥龙头企业“领头雁”作用,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横向协同联动,推动精准服务,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乡村产业加速由产品经济、数量经济向绿色经济、品牌经济转变,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主要工作业绩:

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严生仁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工作、学习和工作中做好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热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2016年7月被度尾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支部书记,严生仁在坚持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在努力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切实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发展,激发了员工党员投身事业发展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2014年7月莆田利农农业技术(仙游)有限公司党支部被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

 

勇于开拓创新,发挥行业带头作用

严生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发挥龙头企业“领头雁”作用,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产业加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立高新技术试验中心,不断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模式,提升种植水平。莆田利农农业技术(仙游)有限公司2012年获得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26个蔬菜产品得到无公害认证,18个蔬菜产品得到绿色食品认证,2013年获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在涵江区白沙镇、仙游县龙华、游洋镇、秀屿区月塘乡租用土地3000多亩,主要种植娃娃菜、西蓝花、上海青、地瓜叶、韭菜、菜苔等时令鲜蔬20余种,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基地是福建省辣椒、马铃薯、特种稻试验示范基地,打造以“良种引进、高效栽培”为主导的特色蔬菜全产业链。目前公司建成集良种引进、推广示范,绿色蔬菜基地生产、加工、冷链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蔬菜产业化生产基地,产品通过与福州优野公司的合作在沃尔玛、朴朴、麦得龙等大型超市销售,年产各类新鲜绿色蔬菜12000吨,销售额3000多万元。

坚持科教兴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多年来,在努力发展壮大公司的同时,严生仁也积极地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与同行交流,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培训工作,通过开展科研攻关、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培训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当地农民运用适用技能增产增收的能力,提升了我市蔬菜种植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严生仁同志参与推广蔬菜、玉米、水稻等良种300多个,推广面积30多万亩,人员培训5000多人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于“三农”工作,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严生仁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农科教一体化的道路,积极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站,搭建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交流的平台,开展科研合作攻关和技术推广。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突出品种和技术两条线。围绕当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科技难题,构建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切实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缝”对接,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为涵江区乃至莆田市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

站在新的起点,着力实现新的跨越

乡村振兴,基础在于产业,关键在于产业。没有产业作支撑,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产业兴旺,最为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本地发展、体现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主要产业。在结合农村实际的前提下,要深度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产业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让群众在大发展中凭土地和劳动力享受农产品的红利。要坚持抓住人才、资源开发打造,不断聚集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企业要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进来,带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

严生仁先生紧紧围绕“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品牌,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思路,正在带领公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引进新潮优良品种进行本地优势化培育和大田推广,打造以“良种引进、高效栽培”为主导的特色蔬菜全产业链,引领着行业朝着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旨在打造莆田北部山区特色高效新型农业的典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动力、伟力,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凝聚起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