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福,系我校新农班2016级园艺(蔬菜)专业校友,现为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库区移民家庭背景和农村成长环境,造就了他质朴醇厚、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敢拼敢闯、甘于奉献的品质,树立了热爱农业、服务农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理想。他创建的蔬菜基地成为同安现代农业的典范,他牵头成立的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厦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福建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他本人于2012年1月被评为福建省库区移民“带头创业模范”。
一、艰苦创业,荒芜土地变良田
李义福祖籍福建南安人,因原籍地国家建设水库需要,从小随父母移民到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布塘村。中专毕业后回乡务农,为尽快掌握农业技术,他买回许多农业实用技术书籍自学,边学习边实践,遇到难题便跑到农技部门向专家请教,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2009年8月,通过朋友的引荐,他来到了五显镇三秀山村,看到了这一片位于三秀山脚下,因灌溉设施长久失修、道路不通,部分已经荒芜的山坡旱地。经过考察并得到村“两委会”和村民的支持后,他与村集体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租赁土地286亩,决定在此落户,着手筹资开展土地整治。为了确保土地整治质量,2010年李义福委托土地整治经验丰富的三明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祥平分公司,负责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共整治平整土地面积286亩,建设田间道路(宽3.5米,水泥道路)3.6公里,排洪沟3.5公里,深水井5口,蓄水池3个,田间排水沟渠4.7公里。在开展土地整治的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通过全层增施腐熟鸡鸭粪等有机肥,再用机耕整地,确保土层深厚、疏松透气。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2012年,他委托厦门市立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莲花分公司实施节水灌溉和大棚栽培设施建设项目,共安装喷灌设施286亩,建设拱高3.5米育苗大棚10亩。2014年,李义福积极向市、区农业部门争取项目支持,新建设钢管大棚共46座(有4座安装风机和水帘),其中单拱大棚12座,其余均为连拱大棚,总面积达为30000m2;新建蓄水池和沉砂池各一座、机耕路3条长246m,铺设完善节水灌溉管道。
经几年的努力,通过对农田的灌溉水源、排涝系统、田间水利、道路等设施建设,三秀山基地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通运”,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大棚设施建设改变了传统农业“看天种地,靠天吃饭”、“受制于天”的状况,提高农田产出率和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终使荒芜山坡地变成了良田。
二、发动村民,合作发展共致富
三秀山村是一个移民村。在兴建设施农业之前,大多数村民都出去打工兴业,余下村民依靠家里分到的土地种菜卖钱。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销路不畅等传统农业的弊病凸显。村民种植蔬菜的收入低、生产积极性不高,村里的蔬菜产业难以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低下。为改变村民“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他一家一户走访村民,告诉他们的致富理念和方法。在他牵头下,2010年4月由50户村民加入的“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他被推选任理事长。
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了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合作社内部也建立了民主制度,培养了民主风气,遇到大事开会讨论决策,不专断,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合作社社员数从成立之初由50户增加到101户。为进一步发挥农业规模经营效应,合作社在本省惠安县租赁耕地1400亩,生产基地面积扩大至1686亩。
李义福十分注重合作社日常经营,尤其注意产品质量管理。合作社聘用了多名技术员和内检员,定期组织社员开展技术培训,经常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合作社有内检员做好生产记录等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产品自检,同时,积极配合市、区农业部门开展产品抽检,还委托厦门商检局、厦门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定期做产品检测。合作社统一生产标准,对产品开展统一收购、包装、冷藏、销售,确保产品质量安全。2011-2012年合作社的胡萝卜、甘薯产品相续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由于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合作社“鑫山顶“、”鑫德农”系列产品成功打入了“沃尔玛、天虹、好又多”等大中型超市及卖场,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欧洲及东南亚国家。合作社产品参加厦门市历届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深受市民的喜爱与好评。
李义社善经营、会管理,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向社员及周边农户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服务,使村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与质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目前,三秀山村民每亩菜地年利润在8000元以上,比以前提高了近一倍。2015年,社员户人均收入2.68万元,比所在镇非社员农民增收近40%。
三、勇于创新,“五新”应用结硕果
几年来,李义福积极推广应用农业“五新”成果,主动联系省农科院和市、区两级农技部门派专家到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因地制宜组织社员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一是引进并示范推广栽培厦门市民喜爱的薯类植物。引进泉薯10号纯种甘薯,年繁殖育苗150万苗、创利442万元;引进“多彩”甘薯品种多达61个,丰富了本地的甘薯品种;扩大种植紫云一号马铃薯2万多亩,亩产达6000多斤,产品在厦门十分畅销。二是引进专供外贸胡萝卜品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每年组织社员和周边菜农栽培坂田七寸红胡萝卜6万多亩,每亩增产1000多公斤,且带动农户增加收入1500万元。三是引进推广适宜远销的茄科新品种。积极与台湾农友、百利种苗公司等合作,2013年引进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在中国新推出的多彩辣椒、西红柿、甜椒等F1代杂交种品种,进行大棚设施种植,其中种植的亮剑37-79尖椒1.5万亩,每亩平均产量在1万公斤,最高产量1.2万公斤,经济效益可观。2014年福建种植胡萝卜的农户为销路发愁时,三秀山社员已在向规模化种植辣椒转型,收入稳定增长。李义福还义务组织当地种植大户及部分社员参加了今年山东寿光蔬菜博览会,准备引进如五彩西红柿和瓜果等新品种,引导社员进行产品转型升级。四引进推广新肥料。2014年,李义福引进“69生态有机肥”,先在在鑫美园合作社惠安基地进行西红柿种植与施肥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在社员及周边农户中大力推广使用,使种植户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李义福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农产品质量及安全,并以自身的不断努力,使合作社获得多项荣誉:2012年获厦门市农业局认定为“厦门市五新成果应用示范基地”、“厦门市多彩蔬菜新品种引种示范点”;2013年获厦门市商务局认定为“厦门市蔬菜调控基地”;2016年被评选为“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四、乐于奉献,心系乡亲赢赞誉
李义福来自农民,心系乡亲,全心服务本村村民。李义福经常邀请省农科院和市、区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当地村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合作社每年多次召开成员大会和成员培训会,分享市场和种植信息,指导实施标准化生产。在李义福的领导下,合作社采用订单生产模式,开展“六统一”服务,组织社员和周边几百户村民从事订单生产,解决了菜农“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愁的是销路”的难题。日常运营中,合作社实行“统一基地建设;统一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种苗繁育;统一生产资料采购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生产和产品认证;统一产品包装储藏和品牌销售”的六统一服务。合作社还购置M704久保田拖拉机等耕作机械,为村民提供机耕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负担。
李义福关心乡村教育,积极投身公益,每年“六一”儿童节和教师节都要自己出资捐献和慰问明溪振群小学师生;他还出资帮助三秀山村建造村路减速带,保证村民出行安全。
李义福蔬菜种植事业上了新台阶,合作社也发展到了新阶段。现在,他在谋划着要将合作社发展成为“生产─加工─销售 ─休闲农业”于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过上更好的生活。2015年,鑫美园合作社与三秀山村被同安区委缔造办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共建单位”,共同致力于将三秀山村建成富美乡村样板村。李义福及其领导下的鑫美园合作社获得了上级党政部门的肯定和信赖,更赢得了乡亲们的由衷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