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风采 >> 社会实践 >> 正文

我校青年返乡实践的故事(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7-08 [来源]: [浏览次数]:

   聆听我们的故事,发出我们的声音,让我们扬帆起航,书写属于农院青年的青年华章。


全球抗疫下的中国少年

园艺园林学院 林炜铧

 

 

2020年伊始,庚子鼠年如约到来。但是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突然出现,注定了这是中国人最黯淡的一个春节,少了节日该有的欢乐氛围,全国人民担忧不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党员先锋的引领作用,无惧危险,勇往直前。

大疫无情人有情,作为当代新青年的一员,我也自觉投身到了家乡疫情防控舆情阻击战战场。感同身受,见字如见面。但是今天介绍的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我,而是我的朋友,生物技术学院农业生物技术1801班李伟斌同学。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李伟斌同学他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作为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他所参加的志愿者服务,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村口值班值守、村民出入登记、进出人员监测、协助调查返乡来乡人员摸排工作、开展数据录入、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并且他坚持每天从早上8时至晚上7时坚守在村口值守卡点,守好本村的第一道关卡,在遇到有群众村民不理解的,也要反复做工作、讲政策。

同时,劝返外来访客,告诉他们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要做到不串门不聚餐;为进出本村的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消毒、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入户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宣传单页,为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每天提醒大家带好口罩、减少外出,与人保持距离,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等工作。

我可以感受到,李伟斌同学他完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预备党员的义务。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一想到是在为家乡的人民服务,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尽管现在的情形依然相对严峻,但是只要我们坚信心手相握,众志成城,携手一起,一定可以渡过难关,迎来雨后的灿烂彩虹!

最后我想在这里发出倡议,要以理性,明辨是非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来看待社会舆论和消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过度解读,不参与任何谣言的传播。积极关注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不能失去信心,对待事情,要时刻告诉自己,理性才是最佳方式。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复苏加油!为世界抗疫加油!


 返家乡

—通信学院 雷炳璋

 

我的返乡实践,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指引,我的返乡之旅开始征程。学校支持返乡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社区和农村,实地调查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为家乡各项建设事业出谋划策,努力改善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以此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饮水思源,反哺故土,尽份造福桑梓的义务。当今社会,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发展建设并回报家乡,同时也应该不做只会书本上知识的书呆子,而是关注时事,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技术型人才。亚里士多德曾说:“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在与社会与生活的交流之中得到真正的成长,是人自我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只有深入基层参与实践,才能保证自己思想上的脚踏实地。近年来,我的故乡晋城市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但也有许多问题存在。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了解并参与故乡的建设。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聆听基层放飞梦想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故乡的发展情况,聆听社会的声音。

 相对大学校园而言,外面的世界的确是很精彩的,可繁华的背后是繁复,复杂的社会生活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的。大学期间自己的很多想法比较单纯和简单。步入社会,面对的人员和事务比较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中,若要更好的工作 ,就必须适应这个环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必从小做起,学会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谦虚谨慎,虚心求教,逐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们应该将所学知识和现实实践相结合,立足当下发展现实,做到科学理性地规划安排,拼搏奋斗。返乡实践活动,是很有效的锻炼我们自身能力的一项活动。我的家乡位于福建省内的一个小村子,村子虽然人不多,但是各家各户挨的较近,给人一种温馨的大家族感,左邻右舍时长走动,关系和谐,在家乡最不缺的就算风景了,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线,回乡后,感觉大变样,据说家乡要变风景区,在持续建设中,我花了段时间走遍家乡,可以说要改造还是要费很大工程,希望未来几年家乡的改变能令我感到自豪,虽然没什么可以介绍,但是我的家乡是我的骄傲。

美丽乡村,建设需你我!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通信学院 吴宏章

 

这次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报道中回顾了习近平同志多年来与大学生之间交往、交流的互动场景,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关怀。也使得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我们大学生的量多关心。

报道中有篇《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让我觉得非常正确,当代的年轻人、大学生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要任重而道远,脚踏实地,争着在这时代浪潮中做那个弄潮儿。这段话说的让我觉得非常好,寄于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和年轻人厚望。我们也得拿出我们自己的精气神,努力拼搏,努力奋斗。一定能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次防疫防控期间,我们也谨记党的安排,利用新媒体和现代化手段组织线上活动,如网上微党课、召开视频会、微信群等形式开展有关支部活动,不组织线下活动和集体聚集活动,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这也使得我喜欢上了看书这项精神相的活动,在家闲得时光,就拿起一本三国演义,重读一遍。重新回味里面的每一章,这也使我受益良多。整日待在电脑手机面前的颓丧也渐渐一扫而去,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可能这就是精神层面的财富吧,使人心神愉悦。

同时,在阅读了习近平主席《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后,我也明白了我们大学生的成长是被主席放在心上关心的。这里借用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胡静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在繁忙的治国理政之中,总能抽出时间给我们回信、与我们谈心,高瞻远瞩,语重心长。作为备受总书记期待的青年学生,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在求学问、做实践、返家乡、赴基层的过程中,勇于‘自找苦吃’,做信念坚定的守望者、赤诚丹心的爱国者、勤学储能的践行者、奋发有为的追梦者,以青春之朝气,青春之热血,青春之梦想,投身于祖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洪流。”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的教导,把社会实践一系列过程当作自己成长的过程和经验,为国建设,为党建设。努力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互联网金融学院 刘倩

 

2020年的年初,一场疫情袭卷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横行,掩盖了浓浓年味,蚕食了春日里的盎然生机。但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便是中国的脊梁:此刻我们中国的脊梁便是这些美丽的白衣天使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战争中,从自危,万人空巷,谈鄂色变,明知风险却仍有一群身着白衣的勇土,不惧艰险,在茫茫夜色中签下快制书,印下红手印,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支援,于疫情抗击最前线树立起一道铜墙铁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逆行的他们,值得每个中国子民的致敬!我敬你不服年岁老,勇问疫区行。

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以钟南山院土为有的医护人员共同抗击病魔,最终取得胜利,17年后的今天84岁 高龄的他,在国家最需要他,武汉最需要他的时候连夜乘车去往武汉,参与到抗疫斗争之中。84岁的钟南山,有院土的专业,有战土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有他在,我坚信:樱花将灿,雾尽风暖。

在疫情刚刚出现之时,众人当以为只是寻常流感不足挂齿。而令人敬佩的李文亮医生,却勇敢地发出危险信号、正是他的仅义有言,中国人在疫情面前矛不致于那么手忙脚乱。可惜的是,李文亮医生在抗击疫情中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而离世,着实令人悲痛,在这里,我要致敬李文亮医生:李医生,请你一路走好!

厚重的防护服,裹在你窈窕的身上,隐匿了你曼妙的自姿;无暇打理长发,你剃去乌黑发,摧毁了你作为女子引以为傲的资本;长期戴着口罩,你的脸上勒出重重的痕迹,做坏了你惊世的容颜;深夜忍痛与亲人分别,泪流满面,哭花了你精致的妆容。但你依旧灿烂的笑,这份温暖的笑容驱散了疫情的鸟云,迎来了天际的曙光。

“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我们正是被这些勇敢的医护人员挡在身后,才能如此安逸。正如国家领导人所说的那样,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所以,美丽的逆行者们,人间灯火的守护者们,请接近我紫尚的敬意,祝你们平安归来!乌云可遮月,疫情不挡看,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一同恭迎你们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