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红绿蓝”思政大课|园艺园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同上一堂“红色”思政大课

作者: 时间:2025-09-18 点击数:

9月16日晚,园艺园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两院党团骨干、“火苗”宣讲队学生宣讲员、思政课教师宣讲队,为大一新生同上一堂“红色”思政大课。园艺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连淑娇、大一新生共100余人共同参与活动,园林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雪宁主持活动。

 

本次大课创新采用“三篇叙事”的形式,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第一篇章:红色火苗,照亮长夜。活动伊始,“火苗”宣讲队黄林涛同学深情讲述了发生在闽西革命老区的“伯公灯”故事,生动诠释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深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这盏永不熄灭的灯深深触动在场师生。

 

“火苗”宣讲队黄林涛讲述

第二篇章:红色烽火,血铸长城。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队唐娟老师,讲述专题《从红色光影中探寻抗战胜利昭示的伟大真理》,结合生动的红色光影,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伟大抗战精神。

 

思政教师宣讲队唐娟老师宣讲

第三篇章:红色福农——薪火相传。师生代表陈泳帆、王笑同台共述,将历史大叙事与校园微历史相融合,共同带来了《抗战中的福农人》,讲述了学校前辈师生在国难当头之际抗日求存的感人故事,让红色校史成为最生动的思政教材。

 

党团师生代表共同宣讲

 

师生讨论

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余淑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远离战火硝烟,但肩负的使命同样重大。应从学校的红色抗战校史中汲取力量,以先辈们为榜样,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林柄辰:抗战精神,是忠诚、是牺牲、是坚韧、是信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依然需要那种忠于理想、勇于担当的精神,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养分,在乡村全面振兴、科技报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奋勇前行。

思政教师郑丽萍:作为思政教师,要引导青年铭记,英雄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批批有血有肉、为国献身的真实的人。让我们将他们的故事与情怀融入血脉,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先辈的时代答卷。

本次“红色思政大课”是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一次探索实践。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成功地将红色文化、抗战历史和校史传承有机融合,引导大家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

 

Copyright © 2019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福州市南郊相思岭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台楼5楼 邮编:350119
闽ICP备0500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