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福建省博物院举办沙龙活动,讲述《沉默的荣耀》拍摄背后的故事。故事的分享人是吴石将军的侄外孙施维平先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林现场聆听那段鲜为人知的隐秘战线故事。

“全国革命文物百家讲述人”福建省博物馆万晶莹老师首先宣讲了《潜伏——隐蔽战线上的英雄吴石》,拉开活动序幕。
接着,施维平先生讲述吴石将军的生平、清廉简朴的家风、《沉默的荣耀》拍摄始末等,从珍贵的家族记忆,隐蔽战线家人的遭遇,揭示剧集未呈现的历史细节,让参会人员更近距离感受历史人物,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不易。

坚定信仰的抉择之路
吴石,当时系国民党陆军中将,1947年4月打入敌人内部,被称为“冷棋闲子”的中共高级情报人员。1949年8月,按组织意图赴台执行任务,作为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负责传递台湾战区核心情报。1950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受到牵连被捕牺牲,1973年人民政府追赠为革命烈士。
隐秘战场的无声功勋
吴石将军,在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有大功于国家,大功于民族。在抗战期间,主持国府的对日情报工作;在抗战中,参与武汉战役、昆仑关战役等战役的策划部署;向我党提供渡江战役等重大军事情报,为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重要城市的解放做出特殊贡献。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分享的提问环节,现场观众与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争相就吴石将军的信仰与青年学生的追求紧密相连,向施维平先生提问。施维平先生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虽然吴石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爱国情怀,民族大义,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能”,青年学生要学习如何发扬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最后万晶莹老师借用吴石狱中的绝笔“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激励青年学生对信仰的追求。
分享会上,全体参会人员一起高歌《祖国不会忘记》致敬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
这次的分享会,参会老师深切感受了情报工作的艰险与信仰的力量。吴林老师分享感悟:吴石将军的故事打破了历史的“沉默”,让我们看到,荣耀未必是镁光灯下的辉煌,那些隐于黑暗的坚守与牺牲更具震撼力。生前为理想献身,酷刑中坚守气节,生命最后不忘家国,这些品质都成为了指引青年在成长路上坚守初心、在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在沉默传承中鲜活焕发的信仰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