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与进步”集体备课会

作者: 时间:2021-09-23 点击数:

9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闽台楼501党建活动室组织开展“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与进步”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杨振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玲,校党委副书记王振亮亲临指导,全体专职思政课教师参加。


本次集体备课会由青年教师叶玉华主讲。叶老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用石榴籽比喻各民族亲如一家人入手,以回溯昨天、立足今天、展望明天为主线,用生动的事例、充沛的情感展示了一幅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团结的画卷与共同进步的美景。并呼吁“小小石榴籽,粒粒见人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奉献力量。

各教研室教师代表结合各思政课程特点围绕如何上课“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与进步”的专题课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开展民族团结与进步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的优势,挖掘教材资源,寻找教学切入点;要联系本省实际,充分挖掘福建少数民族的地域特色,从近代以来闽西畲族群众参与革命斗争,高山族人民反抗美侵略者捍卫领土完整的精神,到如今畲乡传承习总书记说的“滴水穿石”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视角展望未来青年如何深化新时代的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并落于实处。

王振亮副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对高校统战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专题教学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展开,注重“六个相互”“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微观层面的内容讲解,同时还可对共青团员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信教、不传教等规范进行拓展延伸,提升课堂实效性。

陈玲校长提出建议,一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留白的使用和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及肢体语言的丰富性表达,同时还要锻炼善于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开展互动;二是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要结合学情,提升针对性,可把目光聚焦今天的西藏、新疆等地正在发生变化,多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情。

杨振坦书记指出,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进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十分必要,而民族观教育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要讲好民族观教育不容易,在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系统性,深入学习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和实践路径;在切入点的选取上,可优先选择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抗疫中的贡献;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反面案例警醒和正面事例宣传引导相结合;最后以“六个相互”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心,携手共进。(陈雅丽 供稿)


Copyright © 2019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福州市南郊相思岭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台楼5楼 邮编:350119
闽ICP备0500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