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专题学习研讨

作者: 时间:2025-10-01 点击数:

9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连淑娇主持,全体教师到场学习。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饱含着对农林教育事业和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在全院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回信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连淑娇: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体现了对福建农林大学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更是为新时代涉农院校锚定了发展坐标。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这既是沉甸甸的政治嘱托,更是不容懈怠的育人使命。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我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平台优势,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引领+课程驱动+实践赋能”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推动思政教育与农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培育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乡村振兴带头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思政力量。

概论教研室林燕老师:作为一线思政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的重要回信精神,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我校作为福建省属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基于省情、校情、学情,我认为思政课教学可以从立足福建特色、紧扣高职特点、突出育人实效三个方面的融入,引导学生在服务“三农”中深化理论认知,实现知行合一。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林芳老师: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围绕“发挥农类院校的特色优势,培养三农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展开,可从多维度将回信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深度融合。同时,还可以将回信精神融入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从“民族气节”到“兴农担当”,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延伸至“农业报国” 。

毛概教研室杜莉妤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瞻远瞩,对新时代青年厚植爱农情怀、扎根广袤大地、倾情服务“三农”寄予殷切期望,令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共同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把这份关怀和期望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福建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

德法教研室王玮珂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不仅是对一所学校的关怀,更是对全体农林院校师生和“三农”工作者的巨大鼓舞。作为一名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感使命在肩。我将努力让思政课“沾泥土、带露珠”,把殷切嘱托化为生动实践。在教学中,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三农情怀、《福农记忆》中的校史脉络、优秀校友的奋斗故事,引导学生在浸润中坚定学农爱农,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科人才,用实际行动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Copyright © 2019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福州市南郊相思岭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台楼5楼 邮编:350119
闽ICP备05001875号